磁粉探傷儀的檢測原理是基于漏磁場原理。具體來說,當鐵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場中被磁化時,如果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存在缺陷(如裂紋、夾雜物等),這些缺陷會導致磁阻變化,進而引起磁力線的畸變。畸變的磁力線部分會泄露出工件表面,形成漏磁場。通過在工件表面撒上磁粉,漏磁場會吸附磁粉,形成與缺陷形狀相近的磁粉堆積(磁痕),從而顯示出缺陷的位置和形狀,達到檢測缺陷的目的。
磁粉探傷儀的工作原理可以歸納如下:
磁化過程:鐵磁性材料被磁化后,其內部會產生很強的磁感應強度,磁力線密度增大。
缺陷檢測:如果存在缺陷,磁力線會在缺陷處發生畸變,部分磁力線會逸出材料表面,形成漏磁場。
磁粉吸附:漏磁場的局部磁極能夠吸引鐵磁物質,即磁粉。磁粉會在缺陷處堆積,形成可見的磁痕。
缺陷顯示:在合適的光照條件下,目視可見的磁痕能夠顯示出不連續性的位置、形狀和大小。
此外,磁粉探傷儀還可以根據工件磁化方向的不同,采用周向磁化法、縱向磁化法、復合磁化法和旋轉磁化法等多種磁化方法,以適應不同形狀和尺寸的工件檢測需求。同時,磁粉探傷儀還可以按采用磁化電流的不同,分為直流磁化法、半波直流磁化法和交流磁化法等。